网上365平台被黑提款-365外网足球-365体育平台网址

365体育平台网址

龙艇厂探秘:一条龙舟的快与慢

2025-07-07 20:02:05 作者 admin 阅读 4597
龙艇厂探秘:一条龙舟的快与慢

(原标题:龙艇厂探秘:一条龙舟的快与慢)

梁庆添(左)在龙艇厂制作龙舟。他几乎全年无休,只有端午可以放一天假。

顺德作为典型的水乡代表,龙舟竞渡有久远的历史,龙舟活动的兴盛还催生了不少龙舟世家。随着时代变迁,现存的龙舟制作坊已不多见。而“顺德造船第一人”梁伦南1970年创建的龙艇厂至今仍在生产,其儿子梁庆添从16岁起就接过木锯,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厂址迁到交通更为方便的光辉村。在继承家传制艇技术之余,他还融入现代化的加工,让“伦南造”的龙舟更具有市场竞争力。目前,梁庆添的儿子也在学习龙舟制作手艺,他希望能一代代传下去,并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。

渊源

父亲是“顺德造船第一人”

端午节,各地都会举行彩龙巡游和龙舟比赛等活动,对于普通市民来说,这是一年中与龙舟接触最多的时间。而对于从16岁就开始做龙舟的梁庆添来说,端午节是一个真正的节假日,他放下了手中的木锯,走出龙艇厂看人家扒龙舟。

梁庆添所经营的“高赞伦南龙艇厂”位于顺德区杏坛镇光辉村齐赞路公路桥边,木制的招牌布满了岁月的痕迹,刻在木板上的几个字已经模糊不清。梁庆添笑称,工作太忙了,没时间管招牌的事,模糊的招牌才有历史感。确实,伦南龙艇厂创办至今已有47年的历史,该厂由他的父亲———坊间有“顺德造船第一人”之称的梁伦南所创建。对于父亲的手艺,梁庆添十分崇拜,在其影响下,梁庆添从小就接触木工,并在16岁时决定传承这门手艺。

当时的工厂位于高赞村,村内交通不便,几十米的龙舟只能通过水运的方式先运到一个接驳地方,再用吊车把龙舟吊起,最后用货车运送。1999年,梁庆添把工厂搬到光辉村,继续沿用当年的招牌。

6月6日中午,气温超过三十摄氏度,生产车间内满地都是木屑,电风扇上也布满了木屑灰尘。梁庆添正与同事一起制造一条12米长的龙舟。在这个长条形的工厂里,左边是生产区域,一条半成品的五人龙舟还在“生产线”上;右边则是原材料的堆放区,再往里面是后期加工区,打磨、上油等工序就在那里进行。整个工厂的高空部分,全部用于存放成品的龙舟,上面均写着“顺德杏坛伦南造”的字样。

“想要有发展,龙艇厂的选址一定要交通便利”,梁庆添说。现在所在的地方,陆运方面,齐赞路能进大货车,一般尺寸的龙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解决。而水运方面,工厂的后门直通河涌,太大的龙舟可以通过水运的方式运输出去,再做接驳。

现在龙艇厂的客户越来越多,分布世界各地。赛龙一般销往珠三角地区,游龙则主要销往外省。梁庆添一边锯木头一边说:“几乎是全年无休,就端午节那天放了一天假。端午节期间算是淡季了,但现在手上还有很多订单没来得及做,像现在做的这条龙舟是今年春节的时候人家预订的,推到现在才做。此外,还有五十多只龙虱压着没做”。

要求

一条龙舟须取材同一棵树

梁庆添说,随着赛龙舟进入现代竞技运动行列,如今制造龙舟的方法有了明显改变。其中最为突出的变化是更加强调快,无论是出船的速度,还是龙舟本身的扒行速度。

制作龙舟,锯木头可以说是一门必修课。记者采访时,梁庆添正做龙舟的横档,横档也称舟排骨,承载龙舟的拉力作用。只见梁庆添拿出尺子,先在需要安装的地方量好尺寸,然后用铅笔在一块木板上画出线条,随后用锯子沿着模型来制作。横档有一个部分是弧形的,梁庆添手中的锯条能够沿着“指定线路”转弯,十分钟时间就把横板做了出来。“这个看着很容易,但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才能实现,而且由于龙舟从龙头到龙尾的尺寸是变化的,所以每一个横板的尺寸大小也不一样,要一个一个做,这些东西心急做不了”,他说。

制作好横板后,接下来是安装。梁庆添先用机器钻孔,然后再打钉子。他告诉记者,以前制作龙舟是纯手工的,包括钉钉子这个工序,用机器代工一部分工序是近十年的事情了,“一方面是在经验的基础上使用机器能发挥它的助力作用,提升质量;另一方面是客户对于龙舟的出厂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”。据介绍,一条12米长的龙舟制作时间最快也要一周。

目前,伦南龙艇厂主要生产赛龙,而竞技用船十分讲究速度,对船的尺寸和重量等标准都非常严格。梁庆添说:“现在龙舟制造在选材时非常讲究细节,即便是同种木材,也要注意区分,只能用同一棵树的木材来造同一条龙舟。这是因为不同的树其木材密度、水分含量等均有差异,如混合选用会影响龙舟的速度和质量,最简单的体现是下水会向一边倾斜。”

传承

儿子做龙舟,更爱划龙舟

伦南龙艇厂制造出来的龙舟,后期工作由梁庆添的儿子梁华福来完成。6月7日,梁庆添所做的龙舟基本工序已完成,梁华福要对龙舟进行打磨和上漆。他说:“以前一般只上一层漆,现在要上四层漆,这样有利于提高龙舟的质量。正常情况下,一天只能上一层,所以光上油漆就要花四天,这个是急不来的。”

据介绍,龙舟制造的技艺表现依赖于龙舟师傅个体的体验、直觉和观察力,植根于制作的过程中,是附着于龙舟师傅身体的经营性技能,它作为高度个性化的“隐形知识”,只能通过长期的操练和实践才能传授龙舟制作技艺。对此,梁庆添也十分认可,“这些技术说是没用的,要真正动手做,动手学才行”。他也希望这门手艺能一代代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

今年32岁的梁华福另外有自己的事业,但工作比较自由,每天下午都会去厂里帮忙。“从小就在龙舟家庭里长大,自然会对龙舟制造耳濡目染,也知道这是家族产业,不能断在自己这一代。所以,虽然工作条件相对差一点,也要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”,他说。

除了做龙舟,梁华福更爱划龙舟。每天下午下班后,他就会和几个好友到工厂旁边的河里划龙舟,“划着自己做的龙舟,心里会更自豪。”

知多D

目前,伦南龙艇厂主要制造五人龙和龙虱。无论哪种规格的龙舟,大体工序是一样的,制造方法也是一样,只不过龙体某些部位的选材有所不同。“比如,制造五人龙只需用杉木,如果制造传统大龙,就需要樟木。因为大龙比五人龙多了鼓位,鼓位多用樟木做成”,梁庆添介绍说。

龙舟制造首先得选材,一般用杉木、柚木、坤甸木。现代竞技赛龙一般选用轻巧的杉木,并要选用树龄三十年以上的;坤甸木厚实,不利提速,一般游龙或是年代久远的“老龙”就由坤甸木造成,但坤甸木耐腐,可长年保存,一般埋在沼泽泥下,并越浸越好。

定好木料后,就要选择良辰吉日开线落墨,并为第一根龙骨架挂红及举行简单的祭拜仪式,以示兴工大吉。开线之后,工匠便开始制造龙舟,整个制造工序十分复杂讲究。“现在很多仪式都简化了,一般游龙的制造才会保存完整的仪式”,梁庆添说。

第一道工序叫“下底骨”,底骨长度根据龙舟的规格有所不同,一般的五人龙长度是12.8米,底骨宽度一般是15至17厘米。其次是造脚旁(龙船底),接下来是上大旁、做坐板、起旁、做龙头、扎“龙筋”、打磨抛光和喷油上蜡等工序。至此,一条龙舟就基本做成。

如果是制造传统大龙,整个过程需要约一个月;如果是五人龙,则一个星期可以做成。但整个过程必须耐心细致,容不得半点粗心,否则会影响龙舟的弯度、高度、速度和质量等。

04- 05版采写:南都记者 岑龙基 摄影:南都记者 郑仲

相关文章